箱包專業術語及加工方法之縫制術語
1. 撇片:按標準樣板修建毛坯裁片。
2. 削邊:根據技術要求在皮革面料或紙板的梓州進行削薄處理,片削的深度和寬度隨技術要求而定。
3. 封四周:將面料或里料與襯料按要求貼合一致,并沿四周用較大針碼縫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以利于后續工序的處理。
4. 打剪口:將皮革等較厚面料在彎折或者曲線部位,因峰值后的厚度重疊而影響縫制外觀的多余面料剪去,使接縫平順圓滑。
5. 刷膠:在縫制前對縫合部位進行臨時的黏合以利于縫制工序的進行。
6. 做筆插:筆插屬箱包內部部件,縫合內部部件之前做好。
7. 滾袋口:用滾條包光毛邊袋口。
8. 緝袋嵌線:將嵌聊緝在開袋口線的兩端。
9. 開袋口:將已緝好嵌線的袋口中間部分沿粉線剪開。
10. 封袋口:袋口兩頭機緝回針封口。
11. 修剔止口:將緝好的止口毛邊剪窄,一般有修雙邊與單修一邊兩種方法。
12. 通披:把零部件整片進行披削的過程。
13. 直接披削:由手工直接披削一直到符合工藝要求為止。
14. 間接披削:把在披皮機上披削過的部件邊沿進行“改刀”修正。如果經機器披削過的部件因披削坡度不平直,則部件與部件鑲接,會造成鑲接表面的不平整,從而形成產品缺陷,因此需經過手工的二次披削對披削質量進行修正。
15. 挹邊:將披削過邊緣的零部件,按技術要求將邊沿多余部分皮料折倒用膠黏劑粘合的過程。
16. 挹虛直邊:挹虛直邊比較簡單容易,挹邊前要求部件邊沿披削平直,厚薄均勻,根據不同的產品要求,先按挹邊規定量劃出線條,目的是保證挹邊后邊緣平直,然后在邊沿上涂上膠黏劑把皮折挹后粘牢,用錘子敲平服。
17. 挹實直邊:挹實直邊時,先把披過邊的面料膠黏在襯料上,在襯料外保留挹邊皮,涂上膠黏劑,然后把挹邊皮折挹黏合在襯料的邊緣上,使襯料邊緣不外露。
18. 挹凹邊:挹凹邊比直邊挹邊復雜,因為凹邊的內輪廓線小于挹邊的輪廓線,挹邊前先要使內輪廓線等于或略大于挹邊的輪廓線,才能把邊挹好挹牢,這就需要使內輪廓線伸長,解決的辦法是用剪刀或劃刀在內輪廓線邊沿上打叉口提供所需要的伸長量,使內輪廓線等于或略大于挹邊的輪廓線尺寸。
19. 挹凸邊:挹凸邊與挹凹邊相反,由于挹邊皮外輪廓線大于挹邊實際輪廓線,挹邊時需要把挹邊皮的外輪廓線縮短到小于挹邊的輪廓線,因此就需要把挹邊皮打褶縮短外輪廓線的產度,達到小于挹邊輪廓線的目的。
20. 挹凹凸邊(花邊):由于凹凸邊邊形比較復雜,凹凸相同,挹邊時挹邊的凹出可照挹凹邊的操作工藝,挹邊的凸處可照挹凸邊的操作工藝,但一定要注意凹凸轉折時邊形的圓順。
21. 挨筋挹邊:在部件襯料的邊沿上黏合上紙板筋,從而形成凸起以裝飾部件邊緣,在此操作之后再膠粘面料,最后在邊緣處根據要求挹邊。
22. 染色邊:是邊緣修士的一種常用方法。
23. 滾邊:有本色邊和異色邊兩種,滾邊前,裁切好滾邊條,并把部件邊緣披削好,滾邊條一般要求通披,厚度為0.3-0.5mm,將部件與滾邊黏合,然后在縫紉機上縫合。
24. 鑲邊(毛邊):是邊緣修飾的另一種工藝方法,由于皮革本身的厚度有時并不能滿足產品的需要,為了確保邊緣厚度需要,用鑲邊的方法來達到零部件邊緣所規定的厚度。
25. 撩邊:撩邊時,首先要將部件邊緣砂磨圓滑,在部件邊緣打孔,然后用皮條,粗線等材料進行穿插撩縫,要求縫跡均勻。
26. 平鑲:平鑲工藝一般用于平面的鑲接,用于箱體時鑲接處不在縫紉,因此要求鑲接處膠粘要牢固,一般采用黏性好的氯丁膠為膠黏劑。
27. 壓茬鑲接:是將一個部件的邊緣重疊壓在另一個部件邊緣上的鑲接方法。壓茬鑲接工藝一般用于皮箱,皮包零部件的連接。
28. 對接:把兩部件兩邊并攏在一個平面上,中間無任何重疊。要求對接的部件邊緣要裁切平直,對接平順。
29. 壓縫鑲接:壓縫鑲接工藝包含兩個步驟,首先把兩部件的邊緣對接在一個平面上,然后在接縫上覆蓋設計好的零部件或裝飾件,并用線跡縫合,從而使部件接縫隱蔽。
30. 零件挨芯:在兩零部件的中間加填凸起的芯料,使零件表面形成凹凸立體效果,成型后造型更加美觀。
31. 捏褶包角:主要用于較高檔的皮革箱包產品,操作時先將包角材料多余部分裁切去掉,在邊緣處涂上膠黏劑,然后將包角兩邊的直邊折捏平直,操作時要注意將褶捏均勻,四角的褶數要相等,一般每個包角折捏6-8個褶為好,從而保證包角弧線的圓順,包角折捏完成以后,用錘子敲平。
32. 烙印:真皮標志在熱壓機上利用高溫高壓把刻在銅膜(有時也用鋁膜,效果不如銅模好)上的字跡壓燙在真皮表面上,操作時要求注意的是:要選擇合適的溫度,壓力,作用于合適的材料,從而滿足客戶的產品要求。
33. 貼膠帶:操作時,在一些不適合刷膠水的位置或部件上,可以采用貼膠帶的方法來進行固定,很多工廠選用寬度不同的雙面膠帶,目的是產生臨時性黏合以利用后續操作。
34. 壓茬縫:此法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經常被采用,先把上壓件的邊緣挹光(也有毛邊的),在下壓件邊緣上劃好縫針線跡涂上膠黏劑,下壓件邊緣披削粒面層,然后把上壓件邊緣壓在下壓件的邊緣上,兩部件相互重疊,重疊量的寬窄度根據需要縫線的道數而定,一般為8-15mm。
35. 反縫:將兩部件面與面重合在縫紉機上進行縫制,縫制線跡在部件的反面,縫合前,先把兩部件邊緣厚薄披削均勻,從劃刀把邊緣休整齊。
36. 翻縫:是在反縫的基礎上進行的,可用于箱包產品的鑲邊,掩口,包底等處,縫合前,把部件邊緣的厚薄披削均勻,縫合時把披削過的兩部件,面與面重合兩邊并齊,先在離邊2-3mm出縫一道線,然后將兩部件展開攤平,使反面與反面重合,把縫合處括平服,再在離邊3mm和10-15mm處各縫一道線,這種縫法第一道縫線不外露,第二,三道縫線使部件縫合牢固,邊緣平整,光滑。
37. 滾縫:是在反縫的基礎上進行的,一般用于部件邊緣的滾邊,縫合前,把部件邊緣的厚薄披削均勻,裁切好滾條皮,縫合時,把披削過的兩部件面與面重合兩邊并齊,先在離邊2-3mm處縫道線,然后將兩部件展開,把滾條皮粘牢在邊緣上,在正面滾邊的邊緣縫道線。
38. 包縫:是將一個部件包在另一個部件的邊緣上,縫合前,把部件邊緣裁切平直,劃好包邊線的位置,裁切好包邊皮,同時把包邊皮厚薄披削均勻,厚度一般為0.3-0.6買賣,縫合時,在包邊皮的反面涂上膠黏劑,把包邊皮黏合在另一部件的邊緣上,包邊皮的兩邊邊緣均與劃的線條對齊,以保證包邊的平直,待膠黏劑干燥后縫一道線,縫線離包邊皮邊約2-4mm。
39. 嵌線縫:是在兩部件連接縫合中間鑲嵌線,嵌線有實芯嵌線和虛芯嵌線兩種。嵌線縫工藝一般用于軟箱,軟結構包的扇面與墻子等部件的連接。
40. 平縫:是在平面上縫線的方法,這種縫法旺旺只是用于裝飾,即在單一不需要縫合的部件上進行的,縫制時先在表面上劃好圖案紋路,然后按劃好的線跡進行縫制。
41. 曲折縫:是兩部件對接以后的一種拼接方式,兩部件都不需要縫制余量,縫紉機的壓腳在兩部件之間來回交叉移動,線跡為曲折形。一般用于邊角料的拼接和部件的裝飾上。
42. 針跡:縫針穿刺縫料時,在縫料上形成的針眼軌跡。
43. 線跡:縫制物上兩個相鄰針眼之間所配置的縫線形式。
44. 縫跡:在料片上形成的相互連接的線跡。
45. 縫型:一定數量的料片和線跡在縫制過程中的配置形態。
46. 縫跡密度:在規定產度內縫跡的線跡數,也稱陣腳密度。
相關推薦閱讀:
箱包專業術語及加工方法之檢驗工藝術語
箱包專業術語及加工方法之裁剪工藝術語
同類文章排行
- 背包定制注意些什么呢
- 幼兒園書包定制批發
- 背包定制LOGO
- 手提文件袋定制面料有哪些
- 禮品背包定制要考慮哪些事項
- 箱包輔料有哪些
- 箱包輔料知識你知道有哪些嗎?
- 背包定制這些細節不能放過
- 背包定制這些細節不能放過
- 背包定制這些細節不能放過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